户外常识 分类>>

一件事古稀老人坚持了44年……

2024-09-03 05:12:4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件事古稀老人坚持了44年……“早上4点51分开始跑的,跑了13.05公里,用时1小时35分零6秒。”7日上午,结束从新下陆到东方山景区南门的长跑,71岁的蔡大成又快步走到下陆区铜都公共体育场,开始了拉伸运动。

  44年前,蔡大成从铜都社区跑到了东方山脚下,全程没有停下脚步,这是他的第一次长跑。“跑完又饿又渴,腿有些酸胀但很舒服,就像伸了个懒腰一样。”蔡大成回忆道。

  学生时代的蔡大成,是个运动健将,学校运动会200米和400米的赛场上,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他还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后来,他来到大冶有色冶炼厂工作,感到劳动强度十分大,早班、中班和夜班三班倒,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工作也要有个好身体,要想身体好,还是得坚持锻炼。”这样的念头,让蔡大成开始了奔跑的步伐。他经常在傍晚或清晨跑步。有时候他来了兴致,上班之前会先跑10多公里。

  蔡大成自己也没想到,他一跑就停不下脚步。只要天气好,他就会沿着下陆大道跑到东方山,或者跑向团城山,每次出门至少要跑10公里以上。44个春夏秋冬,蔡大成一直在坚持,而他的同龄人,有的拄起了拐杖,有的患病离世,而他一年四季几乎不吃药,也没有生过什么病,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跑了这么多年,自己的医保卡几乎很少用,偶尔用几次,也是给孙子看病买药。”蔡大成笑着说。

  沿着下陆大道跑,蔡大成不是孤身一人,清晨奔跑的时候,他经常在路上遇到同样爱好跑步的华。时间一长,两人开始相约晨跑,一路上边迈步边咵天,随后又遇到了另外两位跑友。但凡是晴空万里的日子,他们便会用急促的呼吸声打破清晨的寂静,追逐日出时的第一缕曙光。

  上个世纪80年代,蔡大成等四人组建起了下陆区最早的长跑协会。“有些人看到我们跑步,慢慢地也加入进来了。”让蔡大成高兴的是,跑友越来越多,他们的长跑队伍日渐壮大。2020年1月16日J9九游会官方网站,下陆区文化和旅游局批复成立下陆区长跑协会,4个多月后,下陆区长跑协会在民政部门登记后正式注册成立。目前,该协会发起成立的微信群里,聚集了127位成员。

  长跑跑龄6年,参加过全国各地50多场马拉松的训练部长丁移波,协助协会成员开展日常训练;财务部部长石秋霞,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推动协会各项工作开展;坚持跑步的徐志强,体重减少了30斤,痛风、高血压都“跑”掉了……在下陆区长跑协会,成员们各司其职,加入的跑友越来越多。

  “起步以后速度不能太快,保持匀速以后才能加速。”蔡大成说,在练习长跑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配速”这一概念,懂得了如何进行科学的跑步锻炼。每年协会都会组织几十场大大小小的长跑活动,通过评奖激励大家坚持锻炼。“每天醒来,不跑步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所以一直坚持跑了这么多年。从4人组到有了126位跑友,长跑让我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下陆区长跑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全年(2月至12月),蔡大成打卡跑步331次,跑步里程3540.78公里,高居协会成员榜首。这样的长跑里程,相当于跑完了1个有着21个赛段的环法自行车赛赛程。

  厦门、扬州、秦皇岛、郑州、合肥……最近10多年里,蔡大成走南闯北,在国内20多个城市参加马拉松比赛。半程马拉松,这位古稀老人跑出了1小时31分钟的好成绩,全程马拉松的最短用时则是3小时40分。下陆区评选首届健身达人,坚持长跑44年的蔡大成入选。

  上个月,改造一新的下陆区铜都公共体育场正式对外开放。看台翻新,铺设人工草皮,加装7组新型节能LED灯,投资500万元升级改造后,铜都体育场成了黄石新的网红打卡地。下陆区铜都公共体育场前身是大冶有色体育场,于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当天,蔡大成参加了落成仪式,“过去,这里的跑道是三合土做的,坑坑洼洼,跑起来一阵灰。现在体育场的硬件设施太好了,在跑道上跑步很舒服。”

  “近年来,团城山公园、磁湖湿地公园、东方山风景区等等,这些适合长跑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相关设施也越来越好。”蔡大成说,长跑44年,步履不停,他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人。道路刷黑变得平坦整洁,道路两旁的高楼拔地而起,公共健身场所越来越多,很多小区“脱胎换骨”,并且都配备了健身器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