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j9九游会备用网站山地车挡泥板的制作方法

2023-10-22 21:24: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j9九游会备用网站山地车挡泥板的制作方法[0002]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山地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越野用的,出于安全考虑,通常是不安装装个挡泥板的,因为若在剧烈运动时J9九游会官方网站,挡泥板有可能碰断,若再插入辐条间,自行车便会出现抱死现象,极不安全。

  [0003]现在,也有人将山地车作为日常生活用通勤车,不安装挡泥板的山地车在雨天骑行时,经常会甩一身泥水,目前常用的挡泥板仅仅是美观,使用起来挡泥效果不佳,图4所示一种现有的山地车挡泥板安装示意图,挡泥板本体I是与坐管3直接固定连接,挡泥板本体I的长度和宽度都不够,车轮2带着泥水飞起,泥水随高度的上升会渐渐散开,当到达挡雨板的高度时,常用挡雨板无法阻挡住泥水甩到上,想通过简单地增加挡泥板的长度和宽度来解决问题,却存在支架无法承受其重量、又不美观的缺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车挡泥板,满足结构小巧、外形美观的同时,能够有效阻挡泥水的甩溅。

  [0006]本实用新型的山地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所述挡泥板本体通过支架I和支架II固定连接在轮轴上,所述支架与轮轴所在平面成45度放置,所述挡泥板本体由一个前部、两个边部、一个底部和一个挡板部构成,所述前部、边部、底部和挡板部形成一个挡泥腔,所述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弯曲一定角度,所述两边部连通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所述底部朝挡泥腔外侧倾斜,在所述挡板部内具有一个连同前部和底部的引水槽。

  [000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山地车挡泥板是成45度的安装方式,可以在不增加挡泥板本体长度的情况下阻挡住车轮甩起的泥水,这样在车座后方留有位置还可以增加座椅,山地车的使用功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弯曲一定角度,利于阻挡挡泥腔内泥水从挡泥板本体前部甩出,底部朝挡泥腔外侧倾斜,能够更好地将车轮带起的泥水接入挡泥腔内,两边部连通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以及在挡板部内具有一个连同前部和底部的引水槽,使得进入挡泥腔内的泥水顺着引水槽流向前部后经边槽向下排到地面。

  [0012]图中:1、挡泥板本体,2、车轮,3、坐管,4、前部,5、边槽,6、底部,7、引水槽,8、挡板部,9、边部,10、挡泥腔,12、支架I,14、支架II。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图1至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山地车挡泥板的挡泥板本体I是通过通过支架I12和支架II 14固定连接在轮轴13上的,所述支架14与轮轴13所在平面成45度左右放置,经过研宄发现地面上的泥水是成大约80度上升并扩散向溅射,45度左右(具体因车而异)正好阻止积水继续上升并扩散,挡泥板本体I的安置高度可以是在山地车后轮竖直高度的10/5至10/9或到达顶部(中间)之间(因车而异)。

  [0015]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挡泥板本体I的支架I 12和支架II 14的具体形状结构可以设计成很多种方式,不作限制,例如支架I 12设计为伸缩杆,支架I 12和支架II 14 一端共同固定在轮轴13上,它们的另一端支撑连接在挡泥板本体I上,挡泥板本体I的安装角度即可通过支架I 12的伸缩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0016]参见图1和图2,所述挡泥板本体I由一个前部4、两个边部9、一个底部6和一个挡板部8构成,所述前部4、边部9、底部6和挡板部8形成一个挡泥腔10,所述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弯曲一定角度,该角度优选设计为30度至45度,能带来最佳的使用效果,所述两边部9连通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5,所述底部6朝挡泥腔10外侧倾斜,在所述挡板部8内具有一个连同前部4和底部6的引水槽7,用于收集引导档泥腔内泥水集中落向地面,而不继续落向车轮。

  [0017]实施例中所述底部6的宽度大于挡板部8的宽度,挡板部8的宽度又大于前部4的宽度,即挡泥板本体I外形从上至下逐渐变宽,这样利于底部6将车轮2带起的泥水接入挡泥腔10内和泥水汇集前部4后回流入边槽5,当然,挡泥板本体I的形状设计成任一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均可。

  [0018]地面上的泥水被运行的车轮2带起,经过朝挡泥腔10外侧(挡泥腔10外侧与挡泥腔10方向相反)倾斜的底部6,很好地将车轮2带起的泥水接入挡泥腔10内,泥水流经挡板部8内的一个连同前部4和底部6的引水槽7至前部4,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弯曲一定角度,使挡泥腔10内泥水流向两边部9连通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5后向下排到地面。

  1.一种山地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挡泥板本体(I)通过支架1(12)和支架11(14)固定连接在轮轴(13)上,所述支架(14)与轮轴(13)所在平面成45度放置,所述挡泥板本体(I)由一个前部(4)、两个边部(9)、一个底部(6)和一个挡板部(8)构成,所述前部(4)、边部(9)、底部(6)和挡板部(8)形成一个挡泥腔(10),所述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弯曲一定角度,所述两个边部(9)连通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5),所述底部(6)朝挡泥腔(10)外侧倾斜,在所述挡板部(8)内具有一个连同前部⑷和底部(6)的引水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车挡泥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挡泥板本体(I)的支架1(12)为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山地车挡泥板,其特征是:所述前部(4)向挡泥腔(10)方向弯曲的角度为30度至4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车挡泥板,其特征是:所述底部¢)的宽度大于挡板部(8)的宽度,挡板部(8)的宽度大于前部(4)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所述挡泥板本体通过支架I和支架II固定连接在轮轴上,所述支架与轮轴所在平面成45度放置,所述挡泥板本体由一个前部、两个边部、一个底部和一个挡板部构成,所述前部、边部、底部和挡板部形成一个挡泥腔,所述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弯曲一定角度,所述两边部连通前部向挡泥腔方向共同形成一个连贯的边槽,所述底部朝挡泥腔外侧倾斜,在所述挡板部内具有一个连同前部和底部的引水槽。本实用新具有型结构小巧、外形美观、能够有效阻挡泥水的甩溅等优点,可用于雨天外骑山地车出行。

搜索